展览  王玉平個展  返回

王玉平個展

-
参展艺术家:王玉平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王玉平個展
    展期:2017.5.13~6.18
    地點:誠品畫廊 ︳台灣台北市松高路11號5樓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11:00~19:00
    展覽開幕:2017.5.13(六)3:00pm


    展览评论

    「我原來很拒絕水彩,從小到大印象裡是英國水彩的抄襲自然……一直覺得這是個沒出息的畫種。」曾經對水彩這個創作媒材沒有太多好感的北京藝術家王玉平,自2010年重新發現水彩的迷人特質,開始隨身帶著水彩用具和畫紙,凡遇到生活中有趣的物件皆將之入畫,如今將於2017年5月13日至6月18日在誠品畫廊舉辦個展,主要展出創作於2012年至2016年以各種書為題材的四十餘件水彩作品,帶有水漬的舊書、兒時的小人書、絕版的藝術家傳記……這些書無不被他畫得親切、溫暖、平淡而略帶寂寞。
    不同於同期許多藝術家受德國表現主義影響而從事大敘事、大時代的創作,王玉平總以溫暖的筆調捕捉日常生活中美好的小事物,有如「市井浮世繪」一般回歸純樸簡單的美,著眼於畫中的浮世情節以及日常人事物的描繪。畫畫中的王玉平,似乎時間是靜止的,他的寫生隨筆如同日記一般透露出人文與念舊情懷,畫中的色調溫暖、筆觸曠放、情感飽滿,物象簡化成一團團飽和而純淨的顏色。
    王玉平最知名的老北京城四季寫生和人物系列,這些作品一般是混用壓克力顏料、油粉彩與油彩繪在畫布或手工紙上,從2010年起他也經常以水彩作小畫,主題擴大到散落於生活各處的小物件。他說,某一天去了朋友家,看到一幅宋代無名氏的小畫,柔和而滋潤的花葉讓他感受到筆尖表情,彷彿看到作者靜靜伏在案頭,手腕帶動指尖的筆輕輕地觸著畫面。王玉平像是喜遇新大陸,猛然發現了水性材料的魅力和貼近心情的特質。無論是它的清爽、乾淨或少雜質,王玉平說:「尤其水跡的邊緣,精緻且自然,這份敏感是人手握著的筆和我碰過的其他材料無法達到的,可以觸到神經末梢」。從此他到哪兒都在包裡帶著水彩用具和畫紙,隨時隨地遇到有趣味的東西便取出作畫。
    本展中王玉平的水彩畫絕大部分是以書籍為題材,這些書有些是他自己的收藏如汪曾祺全集、張中行的系列、三百六十行等,有些是好友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尹吉男的愛書如卡拉馬卓夫兄弟、東洋畫論、普希金詩集、嘉莉妹妹等。王玉平認為畫水彩畫具有洗去心理塵垢的效果,能得到舒朗通透的欣喜,因而他畫得不疾不徐、自然又率真,他說:「我喜歡這種方式,也還會接著畫下去。」
    關於王玉平
    王玉平(1962-)屬於90年代中國繪畫新生代,且爲80年代末表現主義與新思潮結合的「新表現」代表人物。198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後於母校任教,並於2011獲選爲中央美術學院年度造型提名。1993年曾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作品爲中國美術館所收藏。王玉平對出生並成長的北京、周遭的人物懷有深厚情感,對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也感到無限眷戀,他的胸懷自然而率真,作品貼近生活,這是王玉平的繪畫之所以動人的原因。無論是在城內現地寫生,或是伏案畫著眼前的小物件,對於王玉平來說,這都出於與周遭生活交流的真誠意願,亦是對當代藝術不斷追求技術、語言、風格潮流的逆向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