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E 画廊将于2025年8月17日至2025年9月17日举办英国艺术家托比亚斯·弗朗西斯 (Tobias Francis) 首次个展“相风”,呈现艺术家一组兼具清晰与错愕感的绘画作品。正如风向标(Weathervane)这种装置本身在当今社会语境下的应用方式,耐人寻味。
风向标由四根指向东西南北的金属辐条与一根随风转动的指针构成,其结构极为简洁,却因简而精: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来,指针始终准确指向风的来处。托比亚斯在用色与绘画语言上的“简化性”,正与风向标的“二元性”遥相呼应。
对艺术家而言,颜料并非单纯的表现媒介,而是一种遮盖的力量。他以条理分明的方式逐层堆叠颜料,并在每层中通过遮蔽、分割或模版处理,留下负形空间。这些经精心构置的负空间彼此嵌套、交叠,最终显像。正是通过正负形的博弈,可辨识的意象倏然浮现,为每幅画注入顿悟的瞬间。
如同风向标顶端常见的装饰性公鸡,弗朗西斯亦在抽象背景中嵌入可识别的符号。然而,这些符号,如鱼群、扳手或眼睛所隐藏的信息似乎远多于所传达的内容。
艺术家将描绘一只装饰性碗的画作命名为《赋能》,画面呈现出渐变的橙黄色调,令人联想到电池充电的图示——作品究竟在指涉古董器皿还是现代能源?而在《且播且说》中,一枚用大理石粉勾勒的“W”字母悬浮在圆点矩阵之上,其语义走向亦未可知。作品《潮汐II》与《突破》看似更易解读,实则暗藏多重叙事:前者结合了诗意的暮色与如图解式的月相并置,后者则描绘一位凝望海洋的人像,被阻力的大理石线条分割成四块,仿佛画布本身就是一扇铅框彩窗。但这两幅作品皆展现出多重图像系统的并置,譬如《突破》中画面被厚重的大理石线条分割为四块,犹如铅框玻璃窗一般,这里没有简单的摹仿,亦无直白的答案。
展览的关键作品《书写》改编自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一幅水彩画,原作讽刺牛顿对理性的过度依赖,以纸面丈量自然,象征逻辑思维对世界感知的局限。弗朗西斯的所有作品都运用了多重视觉线索:当我们刚捕捉到某个意义,旋即发现它如游鱼般滑脱,指向另一种可能。颜料在他手中成为对抗简化逻辑的武器。尽管艺术家对风向标功能的单一性着迷,认为其精准指向元素,但这些画作最终揭示:他真正凝视的或许并非铜针,亦非鸡羽,而是整片苍穹。
400-960-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