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皮耶·苏拉吉:从夜半到迟暮  返回

皮耶·苏拉吉:从夜半到迟暮

-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纽约——厉蔚阁荣幸宣布于法国艺术巨匠皮耶·苏拉吉(Pierre Soulages)逝世一周年之际举办回顾展「皮耶·苏拉吉:从夜半到迟暮」(Pierre Soulages: From Midnight to Twilight)。展览将于2023年9月14日(星期四)揭幕,缅怀这位备受尊敬、影响深远的大师,同时致意其挚爱的遗孀科莱特·苏拉吉(Colette Soulages)。「皮耶·苏拉吉:从夜半到迟暮」跨越了艺术家的七十载实践,邀请观者跟随其视角探索光与暗。展览标题出自策展人兼博物馆馆长詹姆斯·约翰逊·斯威尼(James Johnson Sweeney)曾就苏拉吉的作品作出的评价,斯威尼在美国举办了多场苏拉吉重要展览、撰写诸多著作,推广其作品。

    皮耶·苏拉吉于2022年10月25日与世长辞,享年102岁。「皮耶·苏拉吉:从夜半到迟暮」既是对艺术家空前绝后的艺术生涯的致敬,也是画廊对几十年来与艺术家及相伴八十载的挚爱科莱特共同合作、亲密无间的情谊的怀缅。谈及多年的友谊与合作,厉蔚阁联合创始人多明尼克·李维(Dominique Lévy)表示:“我们很荣幸每年都能与艺术家和科莱特进行多次会面,他们住在法国塞特美丽的海滨,苏拉吉在那里也有自己的工作室。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受邀拜访其工作室,那里鲜少访客,他大多独自工作。”

    厉蔚阁与皮耶·苏拉吉的缘分可以追溯至1980年代,李维经由瑞士画廊主、藏家及艺术家爱丽丝·保利(Alice Pauli)介绍与苏拉吉结识。随后在2005年,资深合伙人埃米利奥·斯坦伯格(Emilio Steinberger)在纽约的罗伯特·米勒画廊(Robert Miller Gallery)筹划了一场艺术家画作展。2014年,厉蔚阁(Lévy Gorvy)纽约举办的艺术家同名展览「皮耶·苏拉吉」囊括了14件“Outrenoir”(艺术家将此标题定义为“超越黑色”)系列近作,与其1950及60年代创作的开创性作品形成了对) 话。2019年,画廊推出职业生涯调查展「皮耶‧苏拉吉:一世纪」(Pierre Soulages: A Century)以庆祝艺术家的百岁诞辰,展出其自1950年代以来直至此前从未展出过的2017至19年间的画作。画廊举办的艺术家作品展还包括2020年在香港举办的「皮耶·苏拉吉:黑出晦冥」(Pierre Soulages: Outrenoir)以及2021年在棕榈滩举办的「皮耶·苏拉吉:二零二一」(Pierre Soulages: Twenty Twenty-One)。

    厉蔚阁与科莱特·苏拉吉、苏拉吉工作室及前蓬皮杜艺术中心总监、现罗德兹苏拉吉博物馆(Musée Soulages)主席阿尔弗雷德·帕克芒(Alfred Pacquement)共同策划了本次展览,于画廊地标性的总部——由建筑师霍勒斯·特朗鲍尔(Horace Trumbauer)设计,1932年完工,灵感源自巴黎18世纪建筑Hôtel de Wailly的布杂艺术风格联排别墅举办。展览致敬苏拉吉经久不衰的艺术创作,聚焦于他在美国的突出成就及其作品与美国艺术演进之间的对话。展览将分区专门呈献艺 术家1950及1960年代广受赞誉的绘画作品、1970年代的重要油画、以及1980年至2019年间具启示性的“Outrenoir”系列代表作品。此外,一组出自苏拉吉博物馆的纸上作品跨越 1995 年至 2000 年,展现了纯粹的黑白对比,以及苏拉吉在对光线的持续实验时,对胡桃木染色剂 (Brou de walnut) 的回归。

    「皮耶·苏拉吉:从夜半到迟暮」涵括众多著名机构及私人收藏借展的作品,如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芝加哥艺术博物馆(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等。借展自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作品《绘画 195 x 130 厘米,1953 年 5 月》(Peinture 195 x 130 cm, mai 1953)代表了苏拉吉在其职业生涯早期即在美国取得的成功。1953年,时任古根海姆馆长的詹姆斯·约翰逊·斯威尼(James Johnson Sweeney)举办了一场名为「年轻的欧洲画家」(Younger European Painters)的欧洲当代艺术展,其中就包括了本作。古根海姆博物馆随后购藏了这幅画作,这也是苏拉吉最早被北美的博物馆收藏的画作之一。

    在古根海姆及其他收藏——如出自纽约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Rockefeller Brothers Fund)收藏的作品《绘画195 x 130 厘米,1953 年 9 月10日》(Peinture 195 x 130 cm, 10 septembre 1953)中的建筑性及势态特质令人回想起苏拉吉最初始的两个灵感来源:孔克的圣斐德斯教堂(Sainte-Foy de Conques)以及他儿时在法国南部家中古老的高卢(Gallic)石块——而他在较浅的底色上涂上厚厚 的黑色颜料,则从形式上强化了画作的构图,并让人联想到伦勃朗的明暗对比手法。

    1979年,苏拉吉构想到了一个新的方向,即用光作画。他描述了 “Outrenoir”的概念:

    有一天,当我在画画时,黑色覆盖了画布的整个表面,没有形式,没有对比,没有透明度。在这个极端情况中,我在某种意义上看到了人们对黑色的忽视。不同的纹理或多或少地反射着光线,从黑暗中散发出一种清晰、一种绘画的光芒,那特殊的情感力量唤醒了我绘画的欲望。

    「皮耶·苏拉吉:从夜半到迟暮」推出几件以黑色颜料绘就的纹理来覆盖整张画布的代表性作 品,这些画作都透过光的缺失来表现光,其中就包括了《绘画 254 x 181 厘米,2008 年 4 月 13 日》(Peinture 254 x 181 cm, 13 avril 2008)与《绘画 202 x 143 厘米,2019 年 4 月 5 日》(Peinture202 x 143 cm, 5 avril 2019)。2008年创作的这件作品是苏拉吉“Outrenoir”系列的绝佳范例,其条纹部分在哑光与亮泽之间交替,赋予黑色多重色调。而在2019年创作的作品中,苏拉吉构建了一排排不规则、呈放射型态的矩形,他在画作中的颜料运用赋予了作品雕塑般的质感,也呼应了在苏拉吉的创作中从初期就显而易见的现代及历史影响。

    「皮耶·苏拉吉:从夜半到迟暮」将随展推出学术出版物,收录阿尔弗雷德·帕克芒撰写的导言以及巴黎蓬皮杜国立现代艺术美术馆现代收藏信息与研究主管卡米尔·莫兰多(Camille Morando)绘制的图文并茂的比较年表。画廊过往出版的关于苏拉吉的刊物包括《苏拉吉在美国》(Soulages in America,2014年),收录菲利普·昂加尔(Philippe Ungar)的深入访谈,探讨艺术家1950及1960年代的创作,及其在美国与纽约的崛起;而《皮耶·苏拉吉》(Pierre Soulages,2014年)则收录艺术家与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的对谈。2019年,画廊随「皮耶‧苏拉吉:一世纪」展览同期出版了图册,收录帕克芒及美国艺评家布鲁克斯·亚当斯(Brooks Adams)的专文,以及艺术家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