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2日至4月22日,OCAT B10新馆推出“在林中路上:OCAT十八周年典藏展”。通过对积淀十八年历史的珍贵藏品的梳理,本次展览首次集中展示30位艺术家的30多件/组见证友情、讲述OCAT与艺术家、作品特别故事的重要作品,展览还呈现了近十余年来难得一见的三位极具代表性当代艺术家王广义、张晓刚和方力钧的地铁壁画原作,并且首次全面开放由都市实践建筑师孟岩主持设计的建筑力作,揭秘OCAT B10新馆建筑本身的魅力。
展览标题“在林中路上”是从海德格尔的“林中路”延展而来。当午后的阳光投射在美术馆白色的墙面上,斑驳的树影让我们想起了海德格尔的“林中路”。这里的“林”既有美术馆座落在华侨城树木环抱的幽静林间环境,也隐喻了美术馆推动艺术实践的艺术之“林”。这些“林”是由一个个艺术家和一件件艺术作品,以及一个个艺术实践者的工作生长而成。海德格尔说:“林中有路……每条路各自延展,但却在同一林中。常常看来仿佛彼此相类,然而只是看来仿佛如此而已。林业工和护林人识得这些路,他们懂得什么叫做在林中路上。”艺术之林有路,每条路各自延展,而只有艺术实践者们才深入其中,深谙什么是“在林中路上”。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这些“林中路”才获得了生命力并得以持续延展开来。
诞生于2005年的OCAT,当它第一天向公众打开美术馆大门的时候,第一次呈现的是OCAT学术创始人黄专先生策划的“起飞:何香凝美术馆暨OCAT当代艺术典藏展”。“起飞”是他在设计OCAT时脑海里一直萦绕的意象——一架在停机坪上整装待发的巨型飞机。这个意象源自于艺术家黄永砅的《蝙蝠计划》,这也是艺术家捐赠给OCAT的第一件藏品。该典藏展既提示出机构的历史足迹和机构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故事,也表达了OCAT要建立中国当代艺术专业机制的信念,同时,这一信念被意象化为一个建造机场或飞机的过程,所以“起飞”还表达了机构最初成立的理念口号“做中国当代艺术的航空港”。这是OCAT在诞生时被赋予的理想色彩和使命,也是OCAT在成长路上非常不一样的生命痕迹和背景。
2023年,在OCAT成立十八周年之际,我们再次回到OCAT的收藏上,希望通过这些与机构成长关系紧密的艺术作品,讲述OCAT与艺术家、作品的特别故事,以及OCAT推动艺术实践的基本线索。展览以四个有机单元展开叙事:“艺术的问题”“时空的对话”“思想与文献”,以及作为特别单元的“地铁美术馆”,它们被分布在不同的展厅区域,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交织。观众还可以通过OCAT出版物及重要文献、珍贵的影像,深入探究艺术实践的思想领域。
本次展览特别呈现了部分互动装置作品,比如设计师又一山人的《人生,有如一场乒乓球赛》,这件作品带给观众的是一个加长版的乒乓球台,被艺术家增加了一倍难度的比赛,需要观众勇敢挑战和亲身体验,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艺术家戴耘的《OCAT飞行棋》,也是一件让人开心玩耍的参与式作品。
展览还将连接部分公共艺术作品,包括艺术家黄永砅的《蝙蝠计划》、顾德新的《2001年12月12日》、林一林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以及林辉华的《钻出牛角尖》等,这些作品长期呈现在华侨城公共空间,与公共环境融为一体,成为“无墙美术馆”的有机部分,大家可以在华侨城的“林中路上”散步时与作品相遇。
我们一直身处艺术实践的“林中路上”,我们希望在传承机构本身基因的同时,持续推动新的探索和实践,推动新的交流和声音,以及释放新的可能性。期待相遇“在林中路上”。
400-960-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