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門荣幸呈献南非艺术家扎内勒·穆霍利(Zanele Muholi)与 Muholi Arts Project(BaMu)联名的个展《向黑暗母狮致敬》。
扎内勒·穆霍利是一名德班市摄影师,早期在约翰里斯堡新城区学习高级摄影,其后在2009年于多伦多瑞尔森大学毕业,获得纪实媒体硕士学位。
此次展览的摄影作品是穆霍利自2012年开始展示的《 Somnyama Ngonyama(Hail the Dark Lioness)》(《向黑暗母狮致敬》)自拍肖像作品系列,作品以自传和高度个性化的肖像照呼应穆霍利自己所说:”非裔在当今全球社会的经历、自我形象和可能性。”,而其中一张名为Bester II 的作品更是向穆霍利已故母亲Bester Muholi 致敬,灵感来⾃ Bester 在种族隔离制度下,担任家庭佣工所经历的种种艰辛。一系列相关的绘画和珠饰作品亦会在同场展出,为观者理解穆霍利的多元化艺术实践提供了更广泛的视角 。
展出的五⼗余件摄影作品,均是穆霍利个人肖像,以不同身体姿势、不同服饰和不同就地取材的日常道具拍摄而成。据穆霍利多年拍摄经验观察得出,不同人面对镜头会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而《Somnyama Ngonyama(Hail the Dark Lioness)》(《向黑暗母狮致敬》)系列中,穆霍利邀请观者以旁观角度探索摄影师和被摄者在权力位置上的关系,利用摄影背负着非裔使命,打破世俗对非裔种族的定型,强调独立个体的心理差异。穆霍利深信每个生而不平等的个体,都享有自由平等,并说道:”为了使黑色面孔得到理智的认同,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的事。”
在繁忙的旅程中,穆霍利可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地方拍摄这些自拍肖像,而事前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每个身体姿势都考虑到整体的明暗对比。穆霍利的作品皆以观者感到不安为主题,借此消除种族主义的身份政治,作品被描述为视觉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方式来歌颂非裔的美和所有权利。穆霍利说:”我要以不同的性格和角色进行实验,利用戏剧表演语言和高度程式化的方式描绘自己。”
在展出的照片中,观者无法逃避穆霍利照片中强烈的眼神直视,无疑地营造了一种对视恐惧气氛,展开作品与观者间不舒服的无形对话。当面对度身打造的“异类”时,黑色面孔及细节成为作品中的焦点,迫使观者质疑自身的缺乏。因此,此视觉效果会使他们提出新疑问,产生一个更开放的代表性的过程。
序言后,本展览分为不同部分来叙述。踏入画廊后,观者将在主入口的镜子看到自己的反射,目的是先令其疑惑,然后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影像。展览的第一部分展示了穆霍利自拍肖像照,没有加添任何服饰或道具。然后是两个相对的墙壁,展示了多个暴露了身体的客观问题。在画廊走廊的尽头,观者将看到油画、珠饰作品和照片的合成物,暗示观者可在此特别准备的布景参与自拍互动。除此之外,一个独立的画廊空间将专门展示一系列高度时尚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对时尚摄影的语言至关重要。展览尾声的艺术品象征着一种新的自我概念形成,抗衡系统性种族主义顽疾。
关于艺术家
扎内勒·穆霍利是一名视觉行动主义者(Visual Activist)和摄影师,出生于德班市夸马鲁-纳塔尔省的乌姆拉兹,在德班市和约翰内斯堡工作。穆霍里的自我使命是 “为南非改写黑人酷儿和跨性别的历史,让全世界了解我们在南非及其它地区仇恨犯罪高峰时的抵抗和生存”。穆霍利于2002年与他人共同创立了女性赋权论坛(FEW),并于2009年成立了针对酷儿和视觉激进媒体的论坛Inkanyiso。他们继续为乡镇的年轻妇女培训和协办摄影班,并在夸祖鲁-纳塔尔省举办 ”青年艺术研讨会” 发展计划。
精选展览包括: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艺术家中期回顾展(2021)、美国杰克逊维尔的卡姆博物馆展览和阿姆斯特丹史蒂文森画廊的个展(2021)。
过往个展亦曾在各大机构举办,包括开普敦的Norval基金会(2020)、哈佛大学的埃塞伯特·库珀非洲和非裔美国人艺术画廊(2020)、西雅图艺术博物馆(2019)、缅因科尔比艺术博物馆(2019)、亚特兰大斯佩尔曼学院博物馆(2018)、诺丁汉新艺术交流中心(2018)、布宜诺斯艾利斯现代艺术博物馆(2018)和斯德哥尔摩摄影博物馆(2018)。
400-960-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