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宇豪近阶段的绘画文本多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之物,不同系列呈现出的人、空间、物的描绘和表现,链接着画家内心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属性。从室内某个具体物质的局部扼取,到室外公共区域的场景概括,皆对应着他关于本我对生命与时间的刻度把控,日记般的绘画书写,在不同画面中形成自由生长的野性气质。
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换,城市发展的节奏频率,以“直接而隐秘”的方式加速了我们对生存压力的主观思考,人性微弱的欲望也消涤殆尽,并在难以“共享”的狭隘地带中滞留。《战栗》系列十三,在开放场域下的多个规则和不规则的意象符号充斥于画面中心的底部,经不断涂抹和来回挤压形成的空间丘壑,相互折叠,并相连环绕。贾宇豪的创作反映了时下人们身处于压抑空间中的各自情状,异质透视角度下所展现的公共交通工具的内景,趋于黑色和白色人物的麻木表情,以及僵态化的人物动态,生动还原了人们在共性场域中表现出的冷漠、惊愕、无助、恐惧等情绪状态,诸如一个个四处飘浮的人形幻影在空中游荡……
具有抽象表现性的艺术语言是构成贾宇豪绘画的主要特征,他以多样化的画面组织将他历经的现实情境进行重修缝合,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或是灰调中的细微变化,随性而又严密的造型选择,以及具象、抽象的意象切换,来建立时间上的互文关系。
他的作品为我们构筑了当下人们遭遇的普遍问题:理想世界的向往、现实生存的压抑感和内心思想的空洞等。《战栗》系列二十三,依然可见画家抽离了具象元素的所指,以繁至简的语言提炼,和大面积颜色的铺陈倾泄,状述了人对社会空间变迁溢流的自然而然的心态起伏。从这一点上来说,与其另外系列《痕迹》、《无》形成呼应,极简式的画面结构,和布满多种复色的色层,影射了人在现实环境中无力、刺痛的生存状态。
400-960-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