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  返回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本次展览呈现了托马斯·布拉西、奥尔加·卡菲罗、陈海舒、马修·加弗苏、凯瑟琳·洛伊滕艾格、克里斯多夫·奥斯格、弗吉尼·赫贝特、史蒂芬·温特、朱岚清等9组作品。同时,展览还将展出瑞士文化基金会在过去五年来支持瑞士摄影师出版的摄影书籍,现场将陈列29本摄影书。巡展期间将举办线上线下研讨会、艺术家分享会、工作坊等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动,以此探讨有关中瑞两国当代图像生产的议题性、技术性和艺术性,以及围绕着摄影行业在两国的现状和未来展开讨论。


    展览评论

    火车驶出挂有标志性的瑞士国铁(Mondaine)时钟的苏黎世火车站台,驶往200余公里以南的洛桑路途中,覆盖着积雪的绵延山脉到波光淋漓的湖面,窗外不断变化的风景塑造了瑞士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也同时挑战着旅行者的视觉经验和感知。“在群山、丘陵和湖泊之间”基于策展人在过往两年内在瑞士的访问和调研,以瑞士的地理环境作为隐喻,将从地理、神话、科技和日常相关等不同维度考察与这个国家社会、文化相关的摄影和相关媒介的作品,在展现一个融合和复杂的当代瑞士的同时,侧面考察瑞士当代图像创作的独特之处。展览共挑选了7位活跃在国际舞台并引领瑞士当代摄影的摄影艺术家,以及两位曾经参与瑞士驻留项目的中国摄影家的9组作品。他们的作品所构建出的诸多线索层层叠加,带领观者在当代瑞士的视觉世界中穿行。

        基于历史和当下的对话,弗吉尼·赫贝特的《女巫之锤》(Malleus Maleficarum)是针对弗里堡市天主教地区普遍存在、根植于该文化的灵媒与疗愈师进行了一次摄影学调研,将其置于猎巫这一更广阔的历史语境中考察了他们的身份与实践。托马斯·布拉西的《自由》(Libre)是一次针对20世纪70年代汝拉州暨共和国(Republique et Canton du Jura)人们争取身份认同的视觉回应,回顾了瑞士现代历史中的这一独特案例。史蒂芬·温特的《温特一家》 (Die Winter)则将议题对准自己的生活故事,通过温情的日常照片积极和诙谐看待自身被收养的故事,引导我们重新思考该如何看待一个典型的家庭,并邀请我们摆脱先入为主的观点。

        以瑞士特殊的地理环境作为切入点,奥尔加·卡菲罗的《听》(Costiss)是对瑞士凡塞斯卡山谷的一次视觉考察,她将山谷的神秘性与自我身份认同联系在一起,以试图感知山谷及其文化的独特性。朱岚清的《山上的雅努斯》直指被人类征服的阿尔卑斯山作为现代娱乐消费场域的状况,把焦点放在人类在山区的消费行为对风景造成的影响。于此相对应,克里斯多夫·奥斯格的《2°》运用最新的图像生成技术考察气候政治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他在该作品的一部散文电影中将来自⽓候调查历史中的不同事件以及关于我们如何能理解气候变化的问题编织其中。从宏观的山地保护到微观的水生态,陈海舒的《泡沫》将实现转向瑞士最引以为傲的自然资源之一——水,该项目通过多种媒介,如照片,声音,视频采访和现有材料展开了一个围绕“水”展开的虚构故事,探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化,以及再自然化这一现象。

        科技作为当代瑞士经济和文化的核心潜力,以创新的视觉语言体现在凯瑟琳·洛伊滕艾格和马修·加弗苏的作品之中。洛伊滕艾格在《科学之美》(Beauty of Science)项目中探访了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校园,在一年的时间里,她通过大量细致的科学肖像,模糊了她所创造的图像与那些她自己发现并制作的之间的界线,以此捕捉其当下、勾勒其未来。马修·加弗苏的《超人类主义》(H+)是一次摄影与超人类主义的持续对话,并在此作品中建立一个清晰的超人类主义革命地图。

    在这9组作品的基础上,展览还将展出瑞士文化基金会在过去五年来支持瑞士摄影师出版的摄影书籍,现场将陈列29本摄影书。巡展期间将举办线上线下研讨会、艺术家分享会、工作坊等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动,以此探讨有关中瑞两国当代图像生产的议题性、技术性和艺术性,以及围绕着摄影行业在两国的现状和未来展开讨论。

    在2020年中瑞建交70周年之际,由瑞士文化基金会全程支持的“在群山、丘陵和湖泊之间”展览继深圳设计互联、上海誌屋Modern Art Base之后,于11月14日巡展至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